负责人:张建东(主任)手机:13383863596
罗律师 手机:13603982579
苹果又败给了“专利流氓”!近日,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苹果公司侵犯Mobile Media Ideas公司持有的“polite-ignore”手机呼叫静音专利,责令苹果公司赔偿300万美元。
一段时间以来,苹果与“专利流氓”交手频频落败。通过对这些“专利流氓”进行剖析不难发现,其背后“潜伏”着不少国外巨头公司,通过专利转让和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以达到牵制对手、获得收益的目的。业内专家指出,面对“专利流氓”挥舞的专利大棒,我国企业若想谋求更广阔发展,除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开展专利布局外,还应采取有效的专利战略,甄别、避开不必要的专利诉讼,有的放矢地开拓市场。
“专利流氓”有靠山?
有消息称,早在2010年,Mobile Media Ideas公司就向法院提起诉讼,称苹果公司侵犯其16件手机专利,并要求支付其1800万美元的赔偿金。据悉,该技术被苹果公司用于iPhone4等型号的手机上,但并未包含近年新推出的iPhone5、5S及iPhone6、6S等机型。
众所周知,无论是苹果公司,还是三星、华为等,如今,为遏制竞争对手,专利早已成为手机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但是,随着各路“专利流氓”的发展壮大,不少国外巨头公司通过控股、投资等方式,逐渐成为“专利流氓”打响专利战的“帮凶”。
据了解,Mobile Media Ideas公司是由诺基亚、索尼和Tagivan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其拥有一套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设备的发明组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相关领域审查员通过检索发现,Mobile Media Ideas公司被侵权的来电静音专利号为US5995852,由索尼公司于1995年12月在美国、中国同时提交专利申请,1999年12月30日在中国获得授权,2001年在美国获得授权,随后由索尼公司于2010年1月11日转让给MobileMedia Ideas公司。
“Mobile Media Ideas公司实际上是一家专利运营公司。在欧美国家,不少专利运营公司都是由行业内的巨头公司以专利转让的方式出资成立。这些公司之所以被称为‘专利流氓’,是因为其本身不提供任何产品或者服务,而是专门搜集专利,主要依靠专利诉讼而存活。”中国手机联盟负责人王艳辉介绍,在国外,一些行业内的巨头公司会把自身拥有的一整套专利打包许可给“专利流氓”,以便和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开展专利战。
专利纠纷怎避免?
近年来,“专利流氓”日益猖獗,国内外知名企业频频遭受攻击,这是否与其幕后巨头公司操控有关?对此,王艳辉表示:“事实上,幕后企业控股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第三方发起专利诉讼后,分得一杯羹。在该案中,Mobile Media Ideas公司涉案的呼叫静音专利主要来自索尼,索尼和诺基亚是其幕后的真正股东。”王艳辉认为,作为曾经的行业巨头,索尼自身拥有许多价值较高、且很难被判无效的专利,Mobile Media Ideas公司很可能利用这件获胜的专利起诉更多相关企业,以此获取更大收益。此外,国外的“专利流氓”本身是由拥有比较丰富的专利诉讼经验的律师团队组成,相比其他企业,免去了相应的律师成本费,此案中虽然300万美元赔偿金不算太高,但对其来讲,可谓收益颇丰。
北京集慧智佳知识产权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咨询师李可表示:“‘专利流氓’的滋生与美国特有的司法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密切相关,隐蔽性强、成本低、独立承担风险是其典型特征,通过不断与大企业开展专利诉讼获取收益,并将收益分割给幕后的巨头公司。如果诉讼失败,也不会给母公司带来风险。尽管近年来美国司法、立法、行政系统协同努力以求扼制‘专利流氓’,情况有所好转,但问题远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认为:“并非所有的非专利实施主体都属于‘专利流氓’,事实上它更多地是一种专利的运营方式。国外巨头公司作为‘专利流氓’的幕后操纵者,手里握有大量的专利储备,直接利用专利赚取回报也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方式。”
面对那些“有靠山”的“专利流氓”,我国企业要想平安出海又该如何应对?李俊慧表示:“首先,中国企业应把专利诉讼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在遭遇‘专利流氓’后首要任务是积极应对,而不是盲目地退出市场,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就对方专利提出专利无效请求,或者采取绕开侵权专利的方式,避免不必要的诉讼。此外,还可通过购买专利和进行专利许可的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专利实力。(作者:李俊霖)(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文章转载自中国知识产权网/责任编辑:Cai Xiumin)